春天來了
作者:
世紀華都
游覽量:
發(fā)布時間:
2020/02/04 00:00:00
春天來了~~
每年2月4日或5日,太陽到達黃經(jīng)315度時為立春,二十四節(jié)氣又開啟了一個新的輪回。立春三候:一候東風解凍,二候蟄蟲始振,三候魚陟負冰。東風送暖,大地解凍;蟄居的蟲類慢慢蘇醒,水底暖了,魚也感受到陽氣開始到水面上游動,水面上還沒有完全融化的碎冰片,如同被魚背著一般,浮在水面。
“陽和起蟄,品物皆春”,
過了立春,
萬物復蘇生機勃勃,
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。
立春養(yǎng)生
01
疏肝滋陰
首先,春季對應(yīng)肝,所以,這個時候開始注意這方面問題了,這時候,陰虛的人開始出現(xiàn)各種病癥了,比如很多人口腔潰瘍突然出現(xiàn),這是陰虛虛火上炎,或者是虛陽浮越,這種陰虛的人,陰液不足,所以在春天會比較難過。此時肝氣要生發(fā),如果樹木要生長,但是陰液不足,就是沒有水了,那么樹木就會出問題的。
介紹一個食療的方子:生地九克、制何首烏九克、豬脊骨一節(jié)。生地主要滋養(yǎng)腎陰,制首烏滋養(yǎng)肝陰,兩者肝腎同治。這三種食料在一起熬湯,喝湯吃肉,盡量少放花椒等調(diào)料,只放一點鹽即可,一周可以用兩次,適應(yīng)的人群,陰虛者,一般以舌紅,苔薄,脈細數(shù)為標準,這是陰虛的舌脈,如果同時總是口干,口渴,心煩,手腳心熱(有的夏天熱,冬天涼)更可以判斷。不用長期吃,和做菜一樣,想起來吃一兩次就可以了。
02
慎防寒邪
春天的時候,天氣雖然變化多端,但是主要是開始轉(zhuǎn)暖,人體的腠理變得疏松,對寒邪的抵抗也開始不足,所以,此時要注意防護。另外,天氣暖了,我們的陽氣開始發(fā)泄,汗出的多了,此時不注意,出門汗沒有散干凈,結(jié)果就感冒了,大多為咽喉腫痛,發(fā)燒不嚴重,但是喉嚨處的癥狀持續(xù)不消。因為皮膚腠理疏松,所以邪氣進入的快,稍有感覺,馬上就會入里化熱,這也是為什么溫病學者認為有個溫邪的緣故。可用丹梔射郁湯加減,一般兩天,即可把邪氣解掉。
詩詞鑒賞
立春亦稱“打春”、“咬春”“立”是“開始”的意思。春天的詩意,讓很多文人墨客鐘情,寫下了頗多佳句妙手:
《立春》
【唐代】杜甫
春日春盤細生菜,忽憶兩京全盛時。
盤出高門行白玉,菜傳纖手送青絲。
巫峽寒江那對眼,杜陵遠客不勝悲。
此身未知歸定處,呼兒覓紙一題詩。
《立春日》
【宋代】陸游
江花江水每年同,春日春盤放手空。
天地無私生萬物,山林有處著衰翁。
牛趨死地身無罪,梅發(fā)京華信不通。
數(shù)片飛飛猶臘雪,村鄰相喚賀年豐。
《漢宮春·立春日》
【宋代】辛棄疾
春已歸來,看美人頭上,裊裊春幡。
無端風雨,未肯收盡余寒。
年時燕子,料今宵夢到西園。
渾未辦、黃柑薦酒,更傳青韭堆盤。
卻笑東風從此,便熏梅染柳,更沒些閑。
閑時又來鏡里,轉(zhuǎn)變朱顏。
清愁不斷,問何人會解連環(huán)?
生怕見、花開花落,朝來塞雁先還。
《臘里立春蜂蝶輩出》
【宋代】楊萬里
嫩日催青出凍荄,小風吹白落疏梅。
殘冬未放春交割,早有黃蜂紫蝶來。
上一條:
下一條:


世紀華都

君和國學院
電話:0536-8207810
郵箱:sdsjhd@163.com
網(wǎng)址:www.huataixinxi.cn
地址:山東省濰坊市高新區(qū)健康街10806號
世界之窗商務(wù)大廈14-15樓